畜牧资讯

破局行业痛点,智领养殖未来——正泰自动化发布智慧畜牧整场物联能效解决方案,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2025-06-04来源:本网自媒体用户中心
  2025年5月19日下午,由浙江正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智慧畜牧整场物联能效解决方案”发布会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会议中心206举办。

  浙江正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郑炜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周卫东、杭州大观山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正延、内蒙古量蕴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丰年、扬翔集团环保部总经理陈忠、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总经理许典新、禾丰股份中原区设备经理谢振光、新希望六和工程运营部技术管理中心工艺组专业负责人常乐以及众多行业专家领导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图 发布会现场

  图 与会嘉宾


  面对行业内卷 正泰创新破圈


  发布会伊始,浙江正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作为做开场致词。林总表示,不同于传统畜牧设备制造商,正泰正在开辟一条专注智能化设备创新研发与系统解决方案的新路径。依托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正泰正书写整场物联能效智慧养殖创新新篇章。

  面对行业普遍关注的非洲猪瘟后时代以及行业内卷挑战,林总强调:“养殖业的未来在于技术破局”。正泰以“成为智慧畜牧系统解决方案领导者”为愿景,秉持“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观,不断解决传统养殖痛点,助力猪场实现少人化、高效化、节能环保化发展,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升级。

  图 浙江正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作为


  李保明教授:智慧畜牧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发布会期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围绕《智慧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进行学术分享。李教授指出,我国畜牧业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显著提升,规模化率超70%,养猪等行业达80%以上,2025年机械化总体水平目标超50%。
  目前,我国智慧畜牧业发展存在挑战与机遇。挑战方面,数据整合与系统协同问题突出,生产数据分散形成 “数据孤岛”,且缺乏统一标准和顶层设计,难以实现多企业、多部门协作及 “大数据分析 + 模型调控”闭环。

  但同时国家 “以旧换新”、“设施农业升级” 等政策也在助力智能化改造,“双碳” 目标下低排放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尽管面临挑战,但我国智慧畜牧业发展仍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


  智慧畜牧整场物联能效解决方案


  畜牧养殖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是行业大趋势,物联网技术作为关键手段,正推动行业向降本增效与绿色环保双轨并行发展。作为行业智能化转型创新的践行者,正泰创新性的推出了“智慧畜牧整场物联能效解决方案”。此方案包含了综合能效解决方案和智慧整场物联网解决方案两大核心,正泰自动化科技市场部訾竣喆经理向与会嘉宾做详细介绍。

  图 正泰自动化科技市场部訾竣喆经理


  综合能效解决方案


  在过去一年,正泰在能效领域取得突破,发布了全程能效解决方案,为猪场带来30%的能效提升,并催生了保温灯电控箱这一爆款产品。而今年,新发布的综合能效解决方案预计可为猪场实现35%的能效率提升。搭配新品EC6000环境控制器的“泰舒适”精准通风方案,以及微纳米除臭方案是实现猪场综合能效提升35%的核心。
  “泰舒适”精准通风环控方案

  在养殖场景下,环境控制系统是猪场的耗电大户,面对这一痛点问题,正泰通过合理的风道设计以及新产品的底层控制研发,推出了“泰舒适”的精准通风方案。在理想状态下,此方案能降低75%的运维成本,且能够大幅降低猪只的发病率。

  图 “泰舒适”精准通风方案


  “泰舒适”方案核心产品为EC6000环境控制器。该产品几乎能够适配市面上所有通风方案,能以最精准的温湿度联动调节控制策略和最节电的组合设备调控策略,合理控制猪舍内风量、风速和风压三者之间的关系,让猪只能时刻处在最舒适的环境下。

作者:又槐

来源:本网自媒体用户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farming.com(请把#换成@)